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局与思考

    作者:威海软件公司 日期:2020-03-18 点击:833

    当前社会是一个数据在线化的社会,各行各业正在面临着被数字化的调整与冲击。信息社会的席卷是人类不可逆的大潮。

    中国制造在建立自己强大的体系的同时,每一个单元都会经历自身信息化建设的演变历程。在制造业大家都会设置信息化部门负责对整个公司的信息化战略、目的进行规划和落地执行。

    但是信息化建设一般分为几种方式:1、根据自身业务自研适合自身需要的信息化系统;2、采购行业内成熟产品实施,落地信息化需求;3、行业成熟产品加上大量定制满足业务需求。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其实都会花费企业大量的真金白银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有很多项目的价值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通过钱来衡量和变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业务的运营效率与运营质量。

    通常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相信从事过这方面的人员会深有体会。

    1.业务客制化功能多,功能重

    水是流动的,对于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来说同样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停的在变动。甚至可能朝令夕改也不是不可能。一般支撑企业的大型系统来说都是经过长达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建设周期才慢慢发展当前的程度。

    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该系统设计之初简单的需求,可能变成无数的需求,需求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重;系统建设者也会经历一些流失与变化。那么比如说让你在这个基础上去新增更改功能时,就会变得格外小心与谨慎。

    这就造成需求难以追溯,系统运维升级困难。一般情况下不敢大规模改动,即使改动也得另外大补丁来修补。这样系统架构、底层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重。新的需求不能快速的响应。

    大家可以看下一般大型成熟软件产品也会面临这些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新版本安装包越来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业务规则交叉,重复造轮子

    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运营、运作方式区别,导致信息化建设重复投入例如知识管理、各部门部门级项目管理方式无法统一,各自分散管理。部分信息化项目在有些公司甚至会作为项目成为各业务部门竞争的阵地。

    业务功能之间相互影响,不能共享通用的业务资源,造成业务数据来源多头,数据信息不统一等。


    3.用户体验差

    一般购买产品都存在,系统界面设计方面不太符合企业内部人员实际需要的要求,原始界面不友好,如果更改相当于重构,成本过高。

    另外随着系统上的数据越来越多,系统使用的人员越来越多,系统上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系统的速度又会成为人们吐槽的对象。

    新需求不能再笨重的老的系统上快速的重构与发布,跟不上管理和业务的变革速度。等你实现出来了,可能业务有新的情况马上面临着调整与变化。


    4.人员能力不足

    系统实施设计多方面的角色的共同参与,比如负责需求、方案人员对流程、产品不熟,各业务模块在方案阶段不能充分把关,导致信息化建设分期来做,实施不彻底。或者不能从全局角度去规划和实施。

    信息化建设本身是一个需要对业务相对熟悉同时对于IT技术相对了解,知道怎么将IT技术落地到公司内部实际的业务需求中。这种复合型的人员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于制造业,一般这种人员到一定阶段都会不满足于现有公司的现状,被大量做信息化的公司挖走。

    部分公司面临着产品类型多,业务多元化,流程来源多头,而整个公司有没有没有流程建立、决策职能单位,大多依赖于领导决策,这样就会面临着大量随时救火的信息化项目需求,其实是伪需求。新换领导之后可能又会面临着重复建设的困境。

    另外一个对于集团型公司,研发业务流程没有集团统一标准,业务变更频繁。


    5.企业内部信息化部门无法对内对外有效统筹

    大型系统一般靠企业自身能力去建设和运维,成本和效益并不高,这个时候就会引入外部IT供应商。对于同一个产品一般企业的做法是,长期以来与一个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依赖程度高。就会造成上了贼船无法下船的现象。

    供应商运动员、裁判员双重身份,企业在中间很难有自主权,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供应商说这个可以,那就是可以。

    同时一些IT供应商也是需要从制造业企业获取需求和业务经验的来源,一般供应商在某一个行业实施和落地后,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拿着这个系统的实践到类似企业去死命推销,这样存在企业内部业务被消化外移的风险。

    6.数据利用价值无法有效凸显

    我们发现信息化系统建设了很多,当大家提出说这些数据能否为企业运营提供决策依据进行有效支持时,大家傻眼了。很多系统建设支出并未考虑这些方面的设计,导致又得从数据质量、数据标准、数据规范方面下大量功夫,而且这是个跨很多业务领域的东西,一般人还很难统筹搞定。

    数据之间,系统之间无法有效关联,数据滞后,无法向公司战略层面提供有效数据决策支持。数据颗粒度不细,无数据标准及质量标准。“数据孤岛”尚未打通,数据未形成有效闭环。

    写了这么多问题,希望大家在做类似工作的时候能够有一些借鉴。当然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在积极的思考这些问题,积极的从这些方面着手做一些改善。

    本文由威海软件公司半岛科技转载整理2020.03.18

    分享到:

    上一条:浅谈中小企业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

    下一条:HR系统的高效,是人事部门的得力助手